行业资讯
全球领先组织机构受益于基于深耕经验的专业洞察
首页 行业资讯
2025年,大家都在担心什么?
        如果说过去几年向我们展示了什么,那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迅速改变。虽然许多事件无法预见,但其他事件可以吗?益普索向33个国家的23700多人询问了他们对来年的预测,并就技术、环境和世界安全等主题进行了调查。这些数据仅基于一项调查,虽然它没有关注专家和分析师的额外知识,但它确实捕捉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绪和立场。        如下图所示,全球许多人似乎都同意全球气温将在2025年上升。十分之八的受访者表示,明年,我们可以预计世界将进一步变暖。这种信念在印度尼西亚(91%)、菲律宾(89%)和马来西亚(88%)最为普遍。同样,超过七成(7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自己居住的国家将出现比去年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与此同时,52%的受访者怀疑他们的政府是否会引入更严格的减排目标。中国的受访者对这一前景最为乐观(84%)。        对于目前在中东和乌克兰肆虐的冲突是否会在2025年结束,人们持悲观态度。只有大约20%的人认为中东地区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乌克兰,接近十分之三的人持同样观点,但这仍比一年前同期的预测下降了4个百分点。全世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国家的人会变得更加宽容,这比去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在网络世界方面,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人工智能将在2025年取代他们国家的工作。与此同时,43%的人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他们的国家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当被问及受访者是否认为明年会有更多的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时,59%的受访者认为可能是这样,高于2022年的56%。这张图表显示了益普索受访者认为以下预测可能在今年发生的比例(以%为单位)。  如您对上文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数据解析,请通过电话:(010)67410698与我们联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查看详情
新关税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
        美国人今年在消费技术上的支出将达到创纪录的5370亿美元,包括电子产品、应用程序和所有其他类型的消费硬件和软件。这是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在消费电子展(CES)之前发布的最新一年行业预测。        CTA警告称,这一预测没有考虑到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关税的影响,这将严重损害该行业和美国整体经济。在另一份关于拟议关税潜在影响的报告中,该行业协会发现,如果竞选期间提出的一揽子关税真的实施,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购买量可能会下降近70%,智能手机的购买量也可能下降37%,其他类别的消费量也可能出现类似的下降。        报告发现,“拟议的关税将对在美国销售的各种消费技术产品的成本产生重大而不利的影响”,预计智能手机对美国消费者的价格将上涨25%,导致美国人失去超过250亿美元的购买力。总体而言,CTA预计,广泛的关税将使购买力降低900亿至1400亿美元。        CTA首席执行官加里·夏皮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科技行业是美国的经济引擎,推动全球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我们的积极预测反映了该行业的实力,但拟议的关税威胁到了科技在全球经济中的通缩能力。关税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征税。我们敦促即将上任的政府和国会优先考虑促进增长的创新议程。”这张图表显示了美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额的预测。  如您对上文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数据解析,请通过电话:(010)67410698与我们联络!
发布时间:2025-01-08
查看详情
不容小觑的新媒体势力!
        导致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的2024年总统竞选在很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展示的一件事是,与实际的“第四种力量”——新闻媒体相比,个人声音(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力量越来越大。不仅是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或乔·罗根(Joe Rogan)这样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数千万粉丝的超级影响者,他们塑造了许多人的政治观点,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还有成千上万的小范围新闻影响者。        这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粉丝,他们经常发布有关政治和时事的帖子,但往往与实际的新闻机构无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新闻机构的信任度下降,新闻影响者越来越受那些在经常被诽谤的“主流媒体”之外寻求独立声音的人的欢迎。        皮尤研究中心受皮尤-奈特倡议(Pew- knight Initiative)委托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1%的美国成年人经常从新闻网红那里获取新闻,其中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可能这样做。在18岁至29岁的人群中,37%的人经常从网红那里获取新闻,而在50岁至64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15%,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7%。虽然人们很容易认为,人们大多会寻找与自己观点密切相关的新闻影响者,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皮尤的调查结果,在那些经常从新闻影响者那里获得意见的人中,有61%的人表示,他们同意和不同意的观点大致相同。30%的人主要看到他们同意的观点,而很少(2%)的人主要看到他们不同意的影响者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人们依靠新闻影响者来获取信息呢?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65%的新闻影响力追随者表示,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时事和公民问题。超过70%的人表示,新闻影响者提供的新闻与他们在其他地方获得的新闻截然不同(23%)或略有不同(48%)。最后一个方面可能是信任:虽然新闻媒体近年来失去了信任,但影响者却拥有大量的信任,这通常是通过多年与追随者的社交媒体“关系”建立的。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他们往往缺乏实际的新闻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追随者那里获得的信任可能并不总是得到他们对往往复杂的事情的实际理解的支持。正如我们的图表所示,X(前身为推特)是新闻影响者中最受欢迎的平台,在该平台上活跃的500名抽样影响者中,有85%在2022年收购了埃隆·马斯克。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也非常常用,而TikTok的排名却出乎意料地靠后,只有27%的受访网红活跃在该平台上。这张图表显示了有多少美国人经常从新闻影响者那里获得新闻,以及这些影响者活跃在哪里。  如您对上文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数据解析,请通过电话:(010)67410698与我们联络!
发布时间:2025-01-10
查看详情
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其实在这个国家!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表示,他希望购买丹麦的自治领土格陵兰岛,并将国家安全考虑作为这种扩张动机的主要原因。在导弹防御和海上贸易方面,格陵兰岛对美国来说都处于战略位置,随着北极海冰继续融化,气候变化加剧,海上贸易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观察人士也强调,众所周知,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重要稀土元素。这些矿藏,如锂和锆,已成为一种令人垂涎的商品,用于电子产品和生产对绿色技术转型至关重要的电池。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显示,格陵兰拥有世界第八大稀土储量,为150万吨。这与美国的已知储量(180万吨)相似。        虽然格陵兰岛拥有大量的稀土储量,但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那里没有进行任何稀土开采活动。尽管格陵兰公司最初向中国寻求采矿投资,但在2021年格陵兰选举后,项目陷入停滞。选民们决定,虽然采矿可能是朝着更大的经济发展甚至从丹麦独立迈出的一步,但对环境的成本和对传统习俗的潜在破坏将远远超过任何收益。这里的一个主要症结是,纳萨克镇附近的主要矿山Kvanefjeld也会生产放射性铀,当地人担心这会导致放射性尘埃落在附近的社区和农田上。投票结果导致禁止铀矿开采,并搁置了稀土开采项目。2021年,格陵兰岛还停止了未来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所有计划。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最大的稀土储量,估计有4400万吨,占全球已知稀土储量的近40%。这张图表显示了2023年已知稀土储量最大的10个国家(以百万吨REO计)。  如您对上文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数据解析,请通过电话:(010)67410698与我们联络!
发布时间:2025-01-14
查看详情
电动汽车的超高速增长看这个品牌!
        也许没有比比亚迪(BYD)更好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向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型了。这家汽车制造商成功地从国际内燃机汽车转向了中国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即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正如我们的图表所示,该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这一目标,以欧洲或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梦寐以求的速度提高了其电动乘用车的产量。        自2018年以来,比亚迪的(部分)电动乘用车销量从每年略高于20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400多万辆,同时逐步淘汰汽油动力汽车的生产,最后一辆汽车于2022年3月下线。考虑到已完成的淘汰,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2023年超过大众汽车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2023年8月,比亚迪庆祝了其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该公司花了13年时间生产了100万辆汽车,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生产了接下来的200万辆插电式电动汽车,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生产了最后的200万辆,从而达到了这一里程碑。到2024年底,比亚迪已售出1,000多万辆插电式电动汽车,其中约一半是纯电动汽车。这张图表显示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全球乘用车销量。  如您对上文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想获取更多数据解析,请通过电话:(010)67410698与我们联络!
发布时间:2025-01-13
查看详情
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支持地方在部分领域先行先试,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7月25日,在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介绍。 栾婕表示,数据领域情况新,变化快,是一项全新事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试验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才能真正构建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制度规则。 栾婕介绍,2025年,国家数据局印发通知,支持地方在数据产权、市场生态培育等8方面重点推进35项试验任务。各试验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承担试验任务,制定工作要点。 目前,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呈现3方面特点:一是高位推动、广泛动员,凝心聚力推动试验区建设。一方面,工作部署规格高、力度大。10个地方都把试验区建设摆在推动工作的重要位置。如北京把全市数据工作统一在试验区建设大框架下;浙江把试验区建设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和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北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全省2025年重大改革事项。另一方面,动员力量范围广、投入大。各地数据部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各市(区)、部门力量,构筑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有的地方还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试验区的制度建设、标准完善、资源汇聚、数据开发利用中来。比如,北京试验任务清单中的80%有市场经营主体参与。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了各具特色的试验方向。各试验区主动作为,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明确试验探索的重点方向。比如,北京积极推动制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探索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科学性、整体性、协同性。浙江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着力推动数据领域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山东、河南、贵州、辽宁分别结合所在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安徽积极探索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湖北、湖南发挥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坚实、数据应用场景丰富优势,着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海南立足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探索数据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 三是积极探索、改革攻坚,涌现了不少新探索新做法。各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比如,在数据产业培育方面,安徽省率先培育认定省级数据企业和数据产业园,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企业。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上,北京打造“领域+场景”的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模式,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6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70万家市场经营主体提供服务超4亿次。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开发利用上,湖北在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和数字化病理扫描设备,联通三甲医院的病理医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山东打造公路运行监测与预警发布体系,实现97%的事故可在1小时内处理完毕。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栾婕表示。
发布时间:2025-07-25
查看详情
目前在第{$CurrentPage}页, 共有{$PageTotal}页, 共有{$RecordsTotal}条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