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中国已连续12年稳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而今这场智能化浪潮正席卷厨房——在餐饮自动化升级与标准化运营的双重驱动下,炒菜机器人产业以年均高复合增长率迅猛发展,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更按下普及加速键。
从酸辣土豆丝的标准化复刻,到新品菜肴的创意烹制,智能炒锅正重构餐饮供应链。一场由算法定义的舌尖革命,已然锅气腾腾。
8月22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联盟(筹)承办的首届中国炒菜机器人大赛暨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峰会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春生,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王琪、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等领导出席活动。
智造加速 “机器人+”引爆产业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应用前景及目前状况。她表示,全球机器人产业迈入智能化新阶段,呈现智能升级与规模应用双轮驱动的蓬勃发展态势,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体系化迈进。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比均超过50%。
“下一步,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机器人产业链协同攻关,深入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赵奉杰表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食智库秘书长冯全普现场解读了《世界炒菜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他指出,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正在经历从早期探索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受到餐饮行业自动化升级需求增加、中央厨房和连锁餐饮标准化运营的推动,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和设备成本下降的共同作用。
冯全普认为,未来,炒菜机器人的研发将重点围绕智能化、轻量化和标准化展开。全球中餐供应链正在加速形成,中国炒菜机器人有望与标准化调味、预制菜出口打包走出去,成为“智能炒菜设备+中餐供应链”出海的新赛道。
聚力平谷 打造食品数字化新引擎
“平谷今年上半年GDP增速11%,固投增速26.4%,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唐海龙在致辞中表示,平谷打造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加速构建食品营养健康产业链条,已集聚苏陀科技、紫兴园等51家食品企业,有中国农大等顶尖学府构筑智力高地,加快建设由任发政、孙宝国院士领衔的北京食品营养与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全面布局合成生物、未来食品等前沿赛道。
未来,平谷将建成食品营养科技集成创新基地、食品营养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食品营养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和发展安全营养食品保供基地“四大基地”。
平谷区副区长彭石着重介绍了平谷区炒菜机器人及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彭石表示,平谷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和农业大区,聚智聚力加快打造农业中关村现代食品营养谷,全力推动建设“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的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下一步,重点聚焦以下三方面:一是构建中央厨房生态体系,筑牢产业发展根基。二是聚焦炒菜机器人产业,打造特色发展引擎。三是强化支撑保障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王琪在致辞中表示,共享中央厨房是食品加工行业的新兴力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将协同平谷区构建全国领先的中央厨房产业集群,打造共享中央厨房的“平谷模式”,包括“技术竞技+场景落地+产业招商”三位一体的智能烹饪赛事、首都共享中央厨房产业联盟等。
标准引领 叩响餐饮行业未来
餐饮业的发展亟须科技赋能和标准引领。
在主旨演讲环节,杨柳表示,通过降低中小餐企门槛、提升产业韧性、保障食品安全,共享中央厨房重构了首都餐饮供应链。中国烹饪协会将通过标准先行、技术推广、平台赋能三项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包括《餐饮业中央厨房食品标签指南》建设,开设中央厨房运营管理培训班等,以人才培养、标准建设数字化转型、资本对接,支持平谷区“三区”建设。
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原司长马纯良,从炒菜机器人与中央厨房的深度融合的角度,指出推行炒菜机器人和发展中央厨房的五项优势:一是有效提升餐饮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大大提高餐饮运营效率,三是能够不断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四是可以提高餐饮食品的营养水平,五是逐步推动餐饮业的数字化转型。
马纯良强调,在推进餐饮业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智能化升级、加工制作、集中配送不会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标准处处长马宁从“守底线”与“提高线”两方面对共享中央厨房企业提出期许。在守好食品安全底线方面,要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对过程规范类标准的实施和应用,以标准为指导,做到风险源头严管、风险过程严控。在提升营养健康高线方面,要立足中式饮食特色,通过原料的合理搭配和烹饪方式创新应用,提升菜肴的营养特性,同时结合炒菜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优势,优化生产工艺,在有效保留营养成分的同时,推动减盐、减油、减糖。
作为首都食品供应保障服务的主载体、主力军和主渠道,首农集团副总经理宗祎分享了三点内容:一是立足首都核心功能,聚焦农业食品主业;二是构筑食品安全基础,保障优质食材供应;三是深化畜禽育种研发,科技赋能产品智造。他表示,首农将以平谷区大力推进首都共享中央厨房创新区为契机,以开放姿态拥抱科技升级,不断优化食材供应体系,提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