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机器人4S店开启共建新模式:整合产业链,催生商业新生态

机器人4S店开启共建新模式:整合产业链,催生商业新生态

时间:2025-11-07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左宗鑫

近日,位于北京亦庄机器人大世界(RobotMall)的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共建计划签约会正式启动。现场,全球首家该类4S店开启共建进程,吸引了涵盖产业链上下游的30余家优质机器人企业集中签约入驻。各方将携手打造集销售、服务、研发、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具身智能服务新生态,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应用落地按下“加速键”。

在签约会上,高擎机电、京东智能机器人、云深处等30余家业内知名企业,与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正式达成合作。各方将在销售、服务、技术及供应链等多维度深度协同,共同推动机器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该4S店创新融合了销售、零配件、服务与信息反馈四大功能,并拓展至定制开发、金融及租赁服务,构建了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模式。自8月运营以来,已收获6300万元意向订单,市场潜力显著。配套的“机器人焰究所”主题餐厅已引入20余种机器人,日均接待超400人次,形成了科技与商业融合的微生态。此外,4S店的2.0版本计划于12月底正式亮相。

机器人4S店今年8月开业。这个占地超4000平方米的空间汇聚了天工、宇树、优必选等40多家厂商的50多款机器人,堪称一支“具身智能天团”,让访客仿佛步入科幻世界。4S店工作人员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店里将展示和销售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并从产品的稳定性、业内口碑等角度对机器人进行严格筛选与考察。目前像科技加美食结合的场景比较少。在店内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餐厅,4S店可以给能做奶茶、做煎饼的机器人企业提供了一些合作机会。

“近期,机器人4S店会像汽车4S店一样慢慢普及,在商场里逛街就能看到越来越多专门售卖机器人的店铺。未来人形机器人很有可能比人类还要多。”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关节负责人、天工机器人负责人刘益彰对媒体表示。

京东3C事业部负责人徐磊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其实在京东之家也搭了20多个机器人场景,踢足球的、做咖啡的、家庭医疗健康功能等等。其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体验机器人的魅力,拉近企业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可以扫码看商品信息介绍,达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机器人4S店、6S店核心解决的是一体化服务能力的问题。

松延动力联合创始人兼CEO张世璞对中国工业报表示,这样的生态正好处在人型机器人的中游,对企业是一个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4S店可能会分企业端和消费端,和4S店合作的重要原因在供应链的账期、在客户统一的维护和管理上,会帮企业把这些边际成本优化的非常整齐。大部分人型机器人公司都是创业型的公司,很难去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铺设直销人员、进行客户维护,现在共建一些4S店、6S店能够帮企业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些4S店签约的人型机器人企业,都是经过遴选之后,具备稳定的交付能力,才会纳入进去,具备商业化条件。

星动纪元高级品牌经理商庆浩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提供了“场景体验→即时销售→服务交付”一体化模式,消费者可以零距离与机器人互动、随时下单,为企业拓宽了创新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通道,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机会。同时,4S店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市场洞察,赋能产品优化与决策,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4S店汇聚了众多机器人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相互进步等提供了平台,也提供了“发现问题,也解决问题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搭建起了机器人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场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消费市场的桥梁,加速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服务千行百业的进程。

北京盛景嘉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吴巍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断整合发展,这表明toC端机器人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向终端体验/服务延展。作为触达最终消费者的服务终端,新业态对推动用户对产业中新产品新体验有很大助推。联合共建的方式也可更好分摊成本,多品类机器人的类“国美”模式利于降低用户选择/体验成本,是个挺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