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艳
9月4日,记者从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AIAgent全球专项赛组委会获悉,在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四次提及智能体”仅三天后,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AIAgent全球专项赛参赛项目数量已突破1000个,成为全球较大规模AIAgent赛事。当1000+智能体项目遇上国家战略的精准导航,催化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政策赋能”的乘数效应。
AIAgent全球专项赛从8月16日正式启动报名至今,共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1000+智能体项目参赛,呈现出热门与“冷门”领域兼具、技术落地全链条创新、应用场景细分、参赛主体结构多元、产学研落地性强等显著特点。
AIAgent全球专项赛参赛项目类型从基座大模型到垂直应用,从虚拟内容创作到物理世界连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既有出海营销、内容创作等领域,也有养鸡、海洋勘探、仿生电子鼻等新奇方向,更有体现人文关怀的普惠型项目如儿童教育、养老服务和针对自闭症、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关爱项目。
其中至少37个项目拥有自研大模型/专家模型底座,50%以上的项目是首次面向市场进行公开发布,涉及医疗、公安、工业制造、金融、文创等50多个行业,能够针对性解决传统行业中效率、资源配置、创新与转型、质量与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AIAgent全球专项赛有32%参赛项目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科学家团队,30%参赛项目来自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背景的年轻AI开发者。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0%。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三年内,AIAgent将如同当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而AIAgent全球专项赛赛事中涌现的工业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智能体新兴应用案例,正是这一普及进程的先行者。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地政府正将AIAgent作为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的新抓手。这种政策导向为赛事优秀项目提供了广阔的落地空间和资源支持,形成“技术突破-场景落地-政策支持”的良性循环。